最近网络上很火热的帖子,浙大女发帖挑战最牛愤青教授,称宁愿嫁美国黑人。看看网友的评论,基本上是一边倒地站在了郑强教授一边,用侮辱性的词汇把浙大女侮辱得一无是处。看过这两个冤家的观点后,我觉得他们可以分别代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,而他们之间的争论,也可以上升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,甚至是大男子主义与女权主义的交锋。
事件开端起于浙江大学“愤青”教授郑强称“某些女生不自重,我们的女生见到垃圾一般的外国男人都要讨好”。当然,这句话只是温和的批判,而郑强教授更多的却是关注社会体制、教育体制以及中国人的精神层面,甚至,还背离了众多愤青灭日精神,称中国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应该向日本看齐。从这些观点上,我们可以认为郑强教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,对于现有状况不满,而力求改变。我看了郑强教授7分钟的讲座视频,对其中所讲述的,是很肯定的。比如中国大学的文化缺失、中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冷漠、中国需要研究和学习日本。(当然我对他所言的“腐败问题”持有不同观点)
而浙大女的挑战却是激烈的。其言论大致可以分为3点:
1、对中国男人的失望,称“中国大学男生每天生活的三重奏是:网游、泡妞、篮球”。当然,在我周围,相当数量的大学男生是这样的。但事实还有很多男生是积极上进的,这位女生没有发现?
2、对“爱国”的讽刺,称“国不爱我,我爱他个屁”。用通俗的语言对应了陈独秀所言“我们爱的国家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,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”,但是她具体表诉的是什么,还不得而知。
3、郑强教授的虚伪,称“郑强教授的大男子主义和伪爱国”。如果说郑强教授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,那么这位浙大女可以说是一位女权主义者。而郑强教授对于中国男人的软弱还有另外一番解释,那就是“小学时男孩被女老师管教,导致了阴盛阳衰”。郑强教授似乎也忘记了所有人的第一老师:母亲。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,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培养出来的子女,其身体素质、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也普遍较高。所以个人认为郑强教授的这个说法太牵强附会了。